窗体顶端
3 月 15 日,成都大学文新学院院长、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教授来到成都市马鞍小学,开展了以“天府文化的活水之源”为主题的讲座。成都市金沙小学、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成都市锦官驿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成都市马鞍小学、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成都市玉林小学、七中育才学道分校、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等 12 所学校的教师代表到达现场听讲。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天府文化是巴蜀文明开出的花结出的果,是巴蜀文明的浓缩和精彩呈现,是在巴蜀文明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发生碰撞、交流、融汇时的主要代表。
谭院长讲到,天府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对内形成全市人民的价值共识和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事业与产业健康发展。对外让成都成为一座被仰望的城市。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若要把巴蜀文化比做树冠,那么天府文化就是其中发展最为繁盛的那一个分支。
滋养天府的八大活水之源
谭院长表示,我们现在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有一个重要的使命——要认识、珍爱、呵护我们这座城市。
为什么天府两千三百年都市文明在中华文明史上始终光彩夺目,它凭什么光彩夺目,充满魅力?是因为有这八大活水之源在支撑着它。这八大分别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与诗歌文化、气候、物产、儒释道三教文化的传播、吐故纳新的丝绸之路、天南海北的移民、从未更改的城名。
独一无二的水利
都江堰工程,在 200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纵观世界历史,成都先民创造并拥有在 2300 年前建成、始终不间断地发挥着使一块广袤的平原水旱无忧、不知饥馑保障作用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这在全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也因此都江堰成为天府之国的母亲堰。据历史学家考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刚建成时,其灌溉面积只有 100 多亩,而现在它的灌溉面积已经有 1000 多亩。为什么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能够扩大 10 倍以上呢?一是因为子孙后代不断的在修沟渠扩展这一工程,二是都江堰有一个立体多彩的设计,让成都的青山绿水和都市文明融合起来。
立体多彩的生存环境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自古就是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和谐融汇、风情万千、时尚自成的“田园城市”,不仅为它的子民提供了激发各种美感、浪漫想象和很高幸福指数的生存条件,而且给历代文学艺术大师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无尽灵感,化为众多中国、世界一流的文学艺术作品。
历史上成都最喜欢的四种花:牡丹、海棠、荷花、芙蓉。天府文化的牡丹作为一种美的承载仅次于洛阳,而且有很多成都的栽培技术是洛阳没有的。陆游《成都行》:“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曾经的成都有非常多的海棠,每到花开时节,都成为成都的一大盛景。很久以前,成都平原的人均水域面积广阔,湖泊河流众多,荷花被成都人所喜爱。芙蓉从品相来说不是最美的,也不够富贵。它很普通,但是生命力旺盛,特别适合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丰富齐备的物产
成都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仅动、植物资源就有 11 纲、200 科、764 属、3000 余种。成都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种类繁多,分布相对集中,共生矿多。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资源这里几乎都能出产或得到;粮食和基本生活用品,在和平年代,经常都是中国价格最低的区域或其中之一。
均衡传播的三教
儒释道三教在成都和谐共生、相得益彰。成都不仅是其主要诞生、传播、弘扬区域,博学鸿儒、高僧大德、隐士仙翁史不绝书,而且三教及其信众和平共处、互相兼容,大大增添了这座城市的以价值观既有主流也有兼顾、包容,生活方式宽厚多元为核心的吸引力,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成果。
此外,近代以来西方的宗教来到成都,总体上也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善待,在这种背景下,以加拿大人启尔德祖孙三代和林则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在华西坝创立了以口腔科、妇产科为代表的中国西部最先进的近现代医学、医疗事业,也是这座城市在宗教文化上海纳百川品格的结晶。
儒释道的融合让成都成为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在世界上广受其他国家的喜爱。儒释道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进退有据的精神家园。例如苏东坡的人文性格最突出的就是儒释道的正能量在他的身上汇聚起来。不管在他的人生的巅峰还是低谷,他都是一个快乐的人,这是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
天南地北的移民
成都是中国大城市中最典型的移民城市之一——尤其是宋末元初、明末清初几乎是外省族群填补空白一样的大移民——则是没有争议的。每一次大移民都在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巴蜀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乃至语言、风俗、社会心理的重新组合,代代移民及其文化不仅丰富着天府文化的内涵,增添着天府文化的活力,而且最终塑造了天府之国的人文性格。成都的美女、美食、美酒多,都是移民基因交融和原籍美食美酒制作技艺相互之间交流荟萃的结果。川剧也是众多外来戏剧元素有机整合的结晶。川菜传遍世界,川菜馆开设到了世界各地。
沙龙Q&A
经过谭院长生动有趣的讲解,大家对天府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各个学校的教师代表,就自身天府文化研学的选题、特色课程和研究方向等与谭院长进行交流探讨。
成都马鞍小学谭老师:刚开始做四川清音课题的时候感觉有点难,这与做川剧和京剧面临同样的问题——曲子很难,曲中的一个字可能有十几个音,很难唱完,而且节奏也很难。这让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觉得难度很大。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选去了其中一个方面来学。其次,适合孩子们的四川清音的作品太少了,很多作品内容距离孩子们都太遥远,孩子们很难领悟,学起来的难度也很大。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四川清音,我们自己编创了一些作品。然而师资资源缺乏,把这件事坚持下来的就更少了。要表演一个节目很简单,真正把四川清音传承下去却很难。
尽管这条路很不容易,但我们会脚踏实地,心存高远,希望我们的清音在天府的土地生根开花、枝繁叶茂!传承天府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
成都市金沙小学陈老师:很多东西我们都觉得应该要传承下去,但是要将它落实到课堂上有时候真的很难。如何作出符合天府文化的二十四节气的课题,有时候让我们感到很迷茫。谭院长您认为二十四节气如果做天府文化,应该怎么往下走?
谭院长:现在你们做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成都市金沙小学老师:现在我们重点的做法就是,对每个节气里面的饮食文化、物产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阐述,也做了一些孩子们喜欢做的作业,比如图案和绘画之类。相比之下,孩子们对动手去做的兴趣更大,而对前面关于天府文化的阐述兴趣不够。但现在却又不能加入太多文化的东西,孩子们才上二年级。
谭院长:我认为小学这个阶段,要给孩子们一个成功的文化传播,就要根据“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这十六个字所表达的成都的都市文明,去了解相关历史。现在已经出版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例如《四川通史》《成都通史》都表现了成都优秀历史文化和名人趣事。讲述天府文化要牢记范书记讲的这十六个字,去了解成都在体现这十六个字上,曾经历史上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在向孩子们传播天府文化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故事。讲述方式一种是根据史书记载,一种是讲述能够传播正能量的、人们约定俗成和广为流传的那种传说。传说和这个地方的文化土壤相一致,孩子们听起来感兴趣。如果有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有相关依据的故事就更要讲。如果没有故事就故事化地表现出来。另外,可以让孩子们去找历史上在成都创作的,或者是表现了成都的诗词、描写成都当时情况的小说等。让孩子们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原来成都有这样的表达。
成都市锦官驿小学 蒋老师:传承天府文化这方面,我们每一个班都有一个“巴蜀名人”,并且挖掘了一些名人的故事、文化和人物精神。现在我们想将“巴蜀名人”再次和研学活动结合起来,在博物馆、武侯祠、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和郫县豆瓣基地这些文化气息浓厚的地点来做学校整体的课程。这次讲座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领悟到了我们做研学课程还是要与范书记说的这十六个字结合起来。之前我们在做研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困惑,虽然我们有自己做准备,但是有更专业的人来给孩子们去讲解就会更好。我们老师也只是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去讲解,做不到很专业,要讲给孩子们听的话还是希望能够更深入一些。
谭院长:推荐一本非常好的小书叫做《成都精览》,是一本小书,孩子们可以放进包里,这本书把成都最了不起的人和事大部分都讲了。推荐给老师们的书就更深奥一点,例如《成都通史》《天府文化与成都的现代化追求》《成都文化大词典》,这个辞典上的历史故事很多很多,可以翻阅到历史名人的故事和相关历史事件介绍。另外除了讲故事的方式,还可以让他们表演故事,例如可以把故事编成小品让孩子们来演。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曹老师:因为武侯区打造水利天府,我们学校旁边就有这样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公园,所以我们进行了天府水文化的研学活动。如果要通过水这个点让孩子们了解到天府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去连接水文化与天府文化这两者?
谭院长:首先推荐一本《成都水文化》,了解成都与都江堰带来的灌溉系统的关系。弄明白都江堰给成都提供了用水的便利,给城市景观带来了哪些影响。例如天府绿道上万公里的面积靠的就是水的滋养,水让成都成为了一个优美的城市。其次,上善若水,去了解水的谦卑、柔和给成都人带来哪些的影响,让孩子们去了解成都这个文化是温和的。另外,水无处不在,给成都田园牧歌式文化的影响,这个也可以从古代诗歌来了解。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