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品牌活动 “天府雅集汇之蜀脉茶语”项目申报通知-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cdu.edu.cn)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5年度科普品牌活动--“天府雅集汇之蜀脉茶语”项目申报工作即日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紧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天府文化特色、创新校园文化形态”三大核心,秉承“以茶为媒、以文润心、以创赋能”理念,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创新性传承实践、跨媒介传播推广,将“蜀脉茶语”打造为兼具文化深度、青春活力与城市特色的科普活动品牌IP,实现传统文化从“博物馆展品”、“书本知识”到“青春生活场景”的转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高校智慧与青年动能。
二、申报者范围、要求及内容
(一)申报面向成都大学各社团。
(二)项目申报可按照《通知》所列“项目申报范围涉及相关主题”确定申报项目名称,也可据此研究方向自拟题目。自选项目与按“项目申报范围涉及相关主题”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
(三)申报项目须按照项目《申报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严格遵守意识形态相关规定,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发现查实,永久取消申报资格,通报并停止所在单位相关申报两年,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四)项目类型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半自筹项目。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额度1000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额度800元,半自筹项目每项资助额度600元。根据活动策划和开展情况,可向基地申请追加经费。经费使用,须遵守国家和所在单位相关规定。
(五)项目组织开展期限为6-8个月,6月份举行中期考核,鼓励提前结题。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能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项目不能按时完成者,将追回拨付的相关经费。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者条件
1.身体健康,时间充足,能保证按时完成所申报项目所有任务。
(二)项目条件
1.项目传播时必须标明: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2025年品牌活动。
2.应用研究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文创作品要突出表达成都个性、特色的时代性和示范性。
四、项目评审与公示
项目申报结束后,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将及时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匿名评审,审评结果将第一时间联系申报成功者,并在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官方网站予以公示。
五、结项要求
所有项目负责社团以个人名义发布或投稿成大新闻,带话题#云端茶话会#,要求:展示项目成果,科普茶文化相关知识。展现成都大学学子的积极、正能量的风采。立项项目的每次活动都要有“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2025年品牌活动”横幅或标牌。立项项目提供活动照片与规范的新闻稿。鼓励吸引外国学子加入项目团队。
(一)重点项目:校内校外完成具有影响力的展演活动共两场,并制作成图册,标注“项目名称+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2025年品牌活动”字样。
(二)一般项目:在校内举办项目活动2次,影响学生人数至少200人,包含国际学生。根据活动内容制定科普图册。
(三)半自筹项目:在校内举办项目活动1次,影响学生人数至少200人。
六、项目申报选题及相关主题(不限于以下选题)
1.沉浸式戏剧类
(1)《川茶文化沉浸式互动剧<茶栈风云>创作与巡演》(戏剧影视社团)
(2)《盖碗茶百戏主题光影剧场开发与社区巡演》(数字媒体+戏剧社团)
(3)《茶马古道故事沉浸式体验剧开发与文旅融合》(文旅+表演社团)
2.技艺展示类
(4)《非遗茶俗动态展演工作坊体系构建》(民俗学+表演社团)
(5)《传统制茶技艺全景式舞台化呈现研究》(食品科学+戏剧社团)
(6)《茶器修复技艺可视化教学展演开发》(手工艺+教育社团)
3.跨界融合类
(7)《茶与川剧的跨界艺术剧场创作》(戏剧+音乐社团)
(8)《茶禅一味现代舞剧编创与社会传播》(舞蹈+艺术社团)
4.教育传播类
(9)《青少年茶文化科普剧开发与校园巡演》(教育+戏剧社团)
(10)《非遗茶课互动式教学剧开发研究》(教育学+表演社团)
(11)《社区茶俗文化传播移动剧场建设》(社会学+文旅社团)
5.国际传播类
(12)《"茶叙外交" 主题外事礼仪展演开发》(国际关系+礼仪社团)
(13)《巴蜀茶文化主题对外交流展演设计》(外语+表演社团)
(14)《一带一路茶文化主题国际巡演方案设计》(国际交流+戏剧社团)
6.其他(自选类)
七、项目实施进程
(一)项目设计、申报(2025年3-4月)
(二)项目评审立项(2025年4月中旬)
(三)项目实施(2025年5-9月)
(四)中期检查(2025年6月中旬)
(五)结项检查(2025年11月)
八、申报办法及程序
(一)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提交申请材料后汇总。
(二)本年度受理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4月15日截止,逾期不再受理。申报人将《申报书》电子文档(以“项目名称+社团名称”命名)发送至电子邮箱cduwxxgb@163.com(朱老师),待立项通过后,将《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三份与《安全承诺书》纸质版一份(需本人签名)提交至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博物馆209)。
(三)项目申报需要的《申报书》以及安全承诺书,请从附件下载。本通知及有关材料同时在网站发布,欢迎访问、下载、查询。
联系人:张老师,朱老师
联系电话:028-84616949、028-84616126
电子邮箱:cduwxxg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