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涵养教化铭刻乡愁 彰显公园城市魅力”学术研讨会
[天府文化研究院(文新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来源: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城市的文化底蕴,让乡愁有处安放,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2024年11月15日上午,由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涵养教化铭刻乡愁,彰显公园城市魅力”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涵养教化、铭刻乡愁为依据,服务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推动成都、四川地名资源管理及地名文化的文学艺术创作工作上新台阶,将乡愁记忆融入公园城市建设之中,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成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晓琳等相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著名历史学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天府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著名文化学者、西南民族大学杰出教授祁和晖,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曾明,重庆市文化名人、重庆市旅游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永明,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蒋蓝,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彭邦本,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粟品孝,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汪启明,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西南民族大学刘兴全,著名宗教文化学者、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段玉明,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艾莲,中国杰出创业女性、成都阅读协会会长米瑞蓉,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潘殊闲,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会长、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天府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谭筱玲等来自成渝两地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了会议。

杨建德致辞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民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地名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成都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其地名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本次研讨会将深入挖掘地名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加强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地名工作跃上新台阶,以地名文化的研究、建设和推广,丰富成都文化内涵,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和世界文化名城助力,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彭晓琳代表成都大学全体师生对莅临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成都是世界罕见的三千年城址不变、两千五百年城名不改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地名文化,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鲜活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历史故事与民俗风情。它们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简单标记,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每一位行走在这些街巷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当下,成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如何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当代成都城市文化的建设者、参与者所必须思考的议题,而发掘地名文化,正是一个巧妙而扎实的落脚点。各位研究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的学者,各位深耕文艺宣传、文学创作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掘成都地名文化、将地名文化融入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服务助力。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如何划分和确定各种地名的价值、成都地名文化的文学艺术创作、如何选择媒介或媒介组合来表达和传播地名文化、成都城乡地名中的巴蜀文明个性、如何使地名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国内外优秀城市管理及传播地名的成功经验借鉴、地名文化如何服务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如何在地名文化建设中打造游学活动特色等多个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会议气氛活跃,观点新颖,代表了成渝部分学者的最新思考。

谭继和先生以新时代呼唤地名文化学,天府文化需求呼唤天府地名文化学”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地名文化是指地名作为祖源记忆与历史文脉的地标与座标,是各地域文化共同体认同凝聚意识的标识与标志。各地域的地名文化的会通、兼容、凝聚、向心,即构成多元一体、多源一脉的“中华地名文化共同体”中华祖源记忆与文化认同意识,对推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华地名认同有重大作用。随后,谭继和先生即以自身创作《金牛文脉赋》和参与多项文化研究工作的经历为例,指出地名可以为文赋增色,可以为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线索。据此,他建议加强对地名的文脉探索,挖掘其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现实价值,围绕新旧地名的命名和改名,构建一门系统学问。

祁和晖教授认为:地名之得,或由山川地势方位、特征;或因习俗、信仰、文脉;或因人们喜怒哀乐情感寄托,与人类聚落生活内容直接相连,在诗词曲赋、小说、戏曲中有大量遗存,是人类记忆的空间表达符号痕迹。自古以来,中华文脉中就有悠久的地名学传统脉络;汉唐宋元历朝又以地理地势划分行政区,并由行政区名而形成了许多固定的地名。四川盆地的 “天府记忆” 有许多历史地名标识,极为宝贵。有鉴于此,积极支持建立专门机构,调查、搜辑、汇总天府地名,登记在册,公开出版,是传承保护成都地名文化的当务之急。

谭平院长主要探讨了如何确定地名的文化资源价值问题。他特别提出,应该建立相关理论来指导实践。具体而言,首先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为根本遵循,比如关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内涵建设标准,就是地名价值研判和运用的根本依据。成都肩负着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公园城市示范区、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重任,对此必须念兹在兹,高度重视。此外,可以用城乡文化资源的四个层次理论对地名价值进行辅助认定,该理论将历史文化资源划分为被忽略、被记住、被向往、被仰望四个层次,其中,后三者为正能量,且为城市赋能的重要性递增。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应用场景,搭配组合,将其故事化、情趣化、标签化,服务宜居宜业环境建设和文旅事业需求,努力打造现象级 IP,实现融媒体传播,应该是基本路径。

曾明先生“关于成都地名文化的思考”、李永明先生“地名的底蕴解码与文旅赋能”、蒋蓝先生“擦亮地名,焕发天府文化新光彩”、彭邦本教授“锦城、蓉城与天府——成都地名文化的再认识”、粟品孝教授“用历史文化赋能成都地名”、汪启明教授“地名学研究的视角、原则与方法”、刘兴全教授“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更加“名”副其实”、段玉明教授“地名漫淡”、艾莲研究员“文史对话与地名文化研究”、米瑞蓉会长“论地名文化与传承传播结合的重要性”、潘殊闲教授“地名文化如何服务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何江先生“用判案逻辑推理法挖掘地名的真正内涵”、谭筱玲教授“地名文化的媒介表达”等主题发言各从理论、路径、方法、案例等角度为成都地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挖掘地名文化,铭刻乡愁记忆,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成都这座城市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弄、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一段生动的故事、一段难忘的历史。最终,本次研讨会就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成都地名文化形成了若干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在这些成果的指引下,地名即将成为连接成都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以地名为核心的乡愁记忆,将为成都展示城市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搭建起平台,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宝贵素材;将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浓厚的天府文化氛围,有效激发其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实现乡愁记忆的实体化传承;将有助于贯彻“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成都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有效促进成都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微信扫描分享)